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252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大明国师 第252节 (第6/7页)

转运使,便秉笔直挥,把名字勾掉了,重新安排德才兼备的有为之士。

    富弼平时对范仲淹十分尊敬,这时见范仲淹毫不留情地罢免不称职官吏,不免有点担心,从旁劝止说:十二丈则是一笔,焉知一家哭耶。(您一笔勾掉很容易,但是这一笔之下可要使他一家人痛哭啊。)

    范仲淹则是回答说:“一家哭,何如一路哭耶!”

    见两位学生有了不同意见,姜星火这时候也适时说道。

    “首先,庸者裁汰之法就注定得有一个庸者,像一句俗语所说的‘十个指头有长短’,考成目标下的官吏之间,表现肯定是会因人存在一定的差异,这种差异按不同的方法来排序,排序的结果会不一样,但总存在一个庸者,这是无可避免的。”

    姜星火先肯定了朱高煦的说法,随后又对郑和的部分说法给予了支持。

    “其次,就是裁汰问题。一方面,不管怎么裁汰,并不是一定说被裁汰的官吏天生就不行,如一个纪律性强和有良好服从意识的官吏,可能适宜做具体有规矩的事情,而不适合做开拓性的事情,如果一开始进入衙门,这个官吏就被安排到了不擅长的位置,那么他肯定会在考成中处于劣势。”

    “同样,也有的官吏可能天生内向,不适合与人打交道,有的官吏天生就是黑白通吃,能在街面混得开,把不同的人,放在不同的位置,得到的结果肯定是截然不同的。”

    姜星火这话一说,却是把朱高煦和郑和都给说懵了。

    那到底怎么才是对的?

    看出了两人的疑惑,姜星火认真说道。

    “庸者裁汰,也不是简单的将官吏踢出官僚系统,各级的衙门其实可以视衙门内部的职位特点,以及官吏本人的特点,通过设立‘缓冲期’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