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明之我是弘光帝_210.辽东经略杨镐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210.辽东经略杨镐 (第3/4页)

  即杨镐是以兵部侍郎、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身份,“经略”辽东军务的。

    说到杨镐这个人,倒也是河南人,跟原大学士沈鲤的关系很近,也参加过朝鲜之战,但问题是在朝鲜之战中的表现不好,不但有蔚州大败,而且还虚报过战功,因此曾经受到明廷的处分,那么为什么这次廷推偏偏选了这个人呢?

    难道是明廷一个能打的文官都选不出来了吗?

    其实并非如此,偌大个大明,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,能打的文官多少能找出一两个的,譬如熊廷弼就是其中合适的一员,而近十年来,担任辽东巡抚一直也有赵楫、张悌、李炳、杨镐、张涛、郭光复、李维翰等七人,为什么不选他们呢?

    但问题是,张悌此时跟万历皇帝闹意见,致仕回乡了;郭光复意见死于任上不用考虑;赵楫是因为著名的宽奠六堡事件被罢,李炳因为长定堡失事被罢,李维翰正是抚顺失陷待罪人,都不可能;而张涛任内发生了努尔哈赤质子事件,这个事后来被认为是严重的战略误判,再加上本人年纪也大了,在四十六年年底就死了,也不可能。

    所以这么一排下来,最有可能产生经略的历任辽东巡抚,不就只剩一个杨镐了吗。

    那熊廷弼为什么不可能呢?

    一个很荒谬的原因。

    时任翰林院简讨的丁绍轼公开宣称“今日辽之屡败,果无人乎?今则所倚靠者止有熊廷弼一人而已矣。嗟乎,廷弼诚可恃也,而堂堂天朝岂祗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