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329章 湛元明 王守仁(下) (第1/5页)
儒家在没有成为统治学说之前。 一直在追求“仁”,在历代读书人的加持之下,“仁”的含义也就变得无比复杂。 就连孔子,他认为的“仁”也有针对不同人不一样的看法。 简而言之,见人说人话,见鬼说鬼话。 毕竟儒家核心是“有差的爱”。 但问题在于,华夏的儒家学问根基已经受到了法家的侵蚀,墨家的渗透,道家的挤压,乃至于后来佛家进入华夏大地,更进一步补强了所有华夏人的天人观念。 长达两千年的历史长河冲刷之下,宋明儒家早就不是最古早的那套手段。 董仲舒天人合一。 周敦颐太极学说。 程、朱延展整顿理学。 同时还有张载横渠四句所代表的践行本质。 接着,明代陈献章首重宋代陆九渊心学,并且开枝散叶。 湛若水作为陈献章的嫡传弟子之一,曾被陈献章耳提面命,亲自教授学问,他也是明代弘治、正德年间最有名望的心学大家之一。 只是因为朱厚照乱入,王守仁的龙场悟道所获篇章,被朱厚照带偏了一部分。 接着,王守仁从最开始的《儒学辩证法》一书开始研习朱厚照的理论。 随后《开平六法》直接开起了朱厚照和王守仁之间的部分分歧。 王守仁终究是地主阶级,现在还能忍受国家对于地方控制,核心在于他的根基还未被朱厚照毁灭。 并且朱厚照做出了补偿和拉拢。 所以说,王守仁本质算是朱厚照的弟子兼看中的臣子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